药学服务网
-自贡药学服务网

那些降压类药物引起咳嗽

浏览数:311

一类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;类是β-受体阻滞剂;三类是中成药

这类咳嗽因个体差异,每个人的反应都不一样。有的人在服降压药开始就会咳嗽,适应12个月后就不咳嗽了,有的人则会一直持续下去。

1、 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,亦称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因子,即降压多肽。

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是从蛇毒中提取的九肽-替普罗肽,近年来人们研制出20余种ACEI类药物,主要包括卡托普利、依那普利、贝那普利、西那普利等,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有雷米替利等,是一类常见的降压药物,被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列为一线抗高血压药。但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的副作用之一就是引起咳嗽,其发生率约为20%。这类的降压药物可由于引起缓激肽的增加而造成干咳,部分病人服用后可出现刺激性干咳、咽喉燥痒,可伴有咽干、咽痒、胸闷,夜间及平卧后加重,这也是停药原因之一。

ACEI引起咳嗽的机制尚不很明确,主要考虑两方面:一是ACEI抑制缓激肽及其他参与炎症反应的肽类物质的分解,炎症介质积聚刺激肺部的感受器而引起咳嗽。二是ACEI可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。

   ACEI类适用于各种高血压,尤其可用于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、左室功能不全或心衰、心肌梗塞后等。除降压作用外,还通过多种机制对心血管系统发挥有益作用,是一类较好的降压药物。但由于其抑制缓激肽释放,所以可引起刺激性咳嗽,多与体质有关,发生率高达20%,特别是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发生率更高。服药后若出现轻微咳嗽可不换药,建议多饮水,保持嗓子湿润,或者吃点润喉糖,一般症状都能得到缓解。难以耐受的可以换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受体拮抗剂(ARB类),如科素亚或代文等,这类药物的咳嗽副反应罕见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常见药物有科素亚、代文等,能起到与ACEI非常相近的疗效,但干咳的副作用却没有那么明显,发生比例大概是2%~3%。不过遗憾的是这种降压药的价格比较贵。如果换药后咳嗽还不停止,就要考虑是咽喉炎或支气管炎。

2β-受体阻滞剂常用的有普萘洛尔、钠多洛尔、美托洛尔、阿替洛尔、拉贝洛尔主要用于轻中度高血压,尤其是静息时心率较快(>80/)的患者或合并心绞痛、心肌梗塞后的患者。哮喘、慢性阻塞性肺病与周围血管病患者慎用,它会增加气道阻力,诱发咳嗽或哮喘等副反应,有时发病凶险,需要警惕。

3有些患者担心西药的副作用,不少患者盲目迷信中药降压,认为中药就是纯中药。实际上,很大一部分能起降压作用的中成药都添加了西药成分。若服用的中成药中含有ACEI类、β-受体阻滞剂,也会出现刺激性干咳。

三、药物引起咳嗽的处置方法:

对于降压药物引起的咳嗽,一般药物不起作用,根据辨证施治理论,治疗和用药因人因病而异,通过中医中药调理,或宣降肺气,或润肺止咳或培土生金等方法,往往收效甚佳,减轻降压药引起的不良反应。由于很多医生对药物引起咳嗽等不良反应缺乏了解,而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引起的咳嗽缺乏特异性,容易被误认为是其他疾病的症状。此外,患者咳嗽多会到呼吸科就诊,所以呼吸科医生一定不可忽视患者所服用的高血压药物。

如果是降压药物引起的咳嗽通常的处置方法就是停用该类药物、症状既可以减轻或者消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