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我院发生了多起因使用中药注射剂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事件,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再一次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。药学部临床药学室相关人员,查阅了有关文献及指南,同时深入分析了最近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后,对中药注射剂常见不良反应、防范措施进行了归纳,现整理如下。 ?xml:namespace>
1.中药注射剂常见不良反应
皮肤损害:如灯盏细辛注射液、血栓通注射液引起皮肤瘙痒、过敏性皮疹、丘疹、水肿、色素沉着、静脉炎等。
胃肠反应:银杏叶注射液、艾迪注射液等多会引起腹胀、腹痛、腹泻、恶心呕吐、淤肝性肝炎等过敏反应。
循环系统反应:例如灯盏细辛注射液引起的血压下降,此外还会有心悸、心动过速、心律不齐等不良反应。
肝肾损害:如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引起四肢乏力,头晕及肝、肾功能异常。
过敏性休克:国家药品不良反应通报中有葛根素注射液、清开灵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报道。
2.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防范措施
(1)辨证用药,严格掌握适应证。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,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,掌握用药剂量,使药性与病情相符。
(2)合理选择给药途径。可口服给药的,不可选择注射给药,可肌肉注射给药的,不选择静脉注射,医生要纠正患者静脉注射效果好的思想。
(3)中药注射剂应单独输注。不宜与其他药物在同一容器中混合使用。
(4)要注意询问患者过敏病史。结合患者个人或家族的过敏史,应备好抗过敏、抗休克的急用药。
(5)特殊人群谨慎用药。用药前仔细询问过敏史,老年人、婴幼儿、孕妇及过敏体质者应慎用中药注射剂。
(6)严格按照说明书的用法用量使用。不得随意增大剂量或加快滴速,一般中药注射剂滴速儿童以20~40滴/min为宜,成人以40~60滴/min为宜。
(7)中药注射剂应选择适当的溶媒。配制后应观察液体有无变色、沉淀、结晶或不溶物,发现应立即停药。
3.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处理办法
中草药所引起的过敏反应症状、反应类型与化学药物或生物制品所引起的过敏反应相似,处理原则大致相同,即给予抗过敏药物,坚持对症处理,防止并发症。对于严重过敏反应,如过敏性休克,则应按休克处理原则积极进行抢救。
![]() |
|
|
|